但是,为什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内幕交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泛滥呢?一则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国内股市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一个永远有着政府阴影的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永远是短期和非理性的。从4月29日央行上调准备金率以来,市场和政府政策对着干的局面非常明显,任何利空都被解读为利好,市场和政府博弈的心态跃然,政策遭遇死也不卖的尴尬境地,这对于一个威权主义的政府而言显然是一种挑战。
这是继4月29日央行提高准备金率、5月16日央行加息及再次提高准备金率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三率联动后,政府采取的直接针对股市过热的调控措施,频率之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进入专题: 印花税 。否则,只能影响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引起股市的报复性暴跌,这是和政府调控股市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要抑制股市过热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可以先打预防针,可以明确告诉市场,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国家要出台政策,没必要一方面否认出台政策,而等到股市真正上涨后又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如今却在半夜悄悄突袭式出台这样的政策,是政府官员误导了三大证券报的记者,还是三大证券报误导了全国的股民? 公共政策的公正、透明和公开是其生命,对政府而言,出台什么政策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政策出台前后如何对所有股民保持公平。
更让市场费解的是,5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在答复三大证券报关于上调印花税的传闻时,都一致信誓旦旦地表示近期不会调整印花税。从当天市场对政府上调印花税的表现来看,盘中跌停个股超过800家,上涨个股仅98家,上证指数全天下跌281点,创下历史之最,两市共成交4152亿元,创出历史天量。这部分本该用来补偿失地农民和用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土地收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地方当期额外收入花掉了,其使用严重缺乏监督。
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此外,在土地征用开发过程中估计地方政府平均每亩获益10万元,合计2080亿元。占国民总收入69%(但国民总收入也可能需要上调)。进入 王小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灰色收入 。
考虑大型企业贷款条件有利,较少发生这种情况,按贷款额的一半推算,额外付费给全国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带来的灰色收入可能高达1万亿元。这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和权力相关者灰色收入的来源。
在再分配领域,灰色收入造成国民收入的逆向再分配,把本该用于低收入居民的资金通过非正当途径转移到权力相关者手中,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从长期来看,只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才能形成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的合理化。——当前需要具体研究如何将灰色收入纳入收入分配统计的视野。但据公开资料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财政资金通过条条(部门)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严重管理漏洞。
) 许多迹象说明,目前关于居民收入的统计调查数据明显失真,主要是高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统计远低于实际水平。——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权威部门从制度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有些工作还需要与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结合进行。在初次分配领域,灰色收入导致要素配置扭曲,造成低效率并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其中相当部分来自行政性垄断。
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22万亿元。有大量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
2005年有价出让国有土地16.3万公顷,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据央行研究局2003年一项大面积调查,全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已成为一项潜规则。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本文中,将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近年来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2006年4.5万亿),投资项目层层转包、工程款层层剥皮、营私舞弊现象严重,漏失巨大。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4%。例如各地党政官员入股煤矿,这些股权多是凭借审批权、检查权、资源控制权换来的。
本项研究依据的资料是有限的,很多方面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搞清楚。各项结果大体一致,证明以上关于最高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的推算是基本可信的(甚至可能偏于保守)
——政府改革当务之急是针对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土地和国有资源管理制度中容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寻租腐败行为和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逐项形成改革方案并加以推进。又以医药业为例,一个时期以来药品审批和流通环节极为混乱,给医药行业和相关权力部门某些人带来了巨额灰色收入。
为弄清情况,我们于2005-2006年对全国几十个城市和县的两千多名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进行了家庭收支调查。此外,在土地征用开发过程中估计地方政府平均每亩获益10万元,合计2080亿元。
考虑大型企业贷款条件有利,较少发生这种情况,按贷款额的一半推算,额外付费给全国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带来的灰色收入可能高达1万亿元。结果发现,在恩格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统计局样本中各高收入组的人均收入都低于调查样本,且收入越高,差异越大。据有些项目的情况,施工单位实际拿到的工程投资还不到工程拨款的三分之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储蓄过度和大众消费增长滞后,内需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
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政府改革的步伐,从体制上消除腐败滋生的根源。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
这项花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在各地和各类企业有所不同,最低0.7%,最高2.3%。这是引起广泛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需要决策层以力挽狂澜的决心进行应对。
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推算,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居民(约1900万户,5000万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7万元,相当于原有数据(不到2.9万元)的3倍多。以上内容中有数量依据的项目,包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失、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数额已接近3万亿元,占了4.4万亿遗漏收入的大部分。
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4%。调查采用社会学方法,取得了较真实的收入消费数据,并根据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与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对应的原理,将样本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组比对。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2005年这部分资金估计约5600亿,漏失部分待查。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在初次分配领域,灰色收入导致要素配置扭曲,造成低效率并影响未来经济发展。
未采用有价出让方式但进入了市场的土地还未计入。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引起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结构失衡。
除去其中0.5万公顷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不适于采用招拍挂方式,其余10.1万公顷土地少收5400亿元。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
本文由名目繁多网2020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发布名目繁多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浙江嘉兴的光伏蓝图:光伏小镇升级“光伏梦””